别再被“特供酒”忽悠了

发布时间:2024-05-08 14:29:03来源: 大河财立方

【大河财立方 见习记者 关帅康】 整治“特供酒”乱象的火越烧越旺。

“特供酒”是白酒造假重灾区,多年来屡禁不止。近期,各地加强“特供酒”整治力度,接连破获多起“特供酒”案件,多起案件的案值过亿元,有效打击“特供酒”生产与市场流通。

5月6日,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发布《关于严禁制售“特供酒”的公告(征求意见稿)》(以下简称《征求意见稿》),为打击“特供酒”再添一把火。

市场不存在所谓的“特供酒”

5月6日,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发布《征求意见稿》表示,近期,一些不法分子虚假标注或宣传与党、政、军有密切关联的特定名称、符号等信息,制售“特供”“专供”“内供”(以下统称“特供”)等假冒伪劣酒,扰乱市场秩序,欺骗消费者。

对此,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要求各地市场监管部门加强对“特供酒”生产、流通、宣传全链条检查。

生产端方面,严禁印刷企业印刷含有“特供”党、政、军等类似内容的包装、酒瓶标签贴纸;严禁生产含有“特供”党、政、军等类似标识的酒。

流通端方面,严禁销售、严禁餐饮单位经营含有“特供”党、政、军等类似标识的酒。

宣传方面,严禁设计、制作、发布含有“特供”党、政、军等类似的酒类广告,并严禁借此名义进行虚假或引人误解的商业宣传。

事实上,从2013年开始,国家有关部门就明令禁止生产、销售“特供酒”。

2013年11月,原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下发通知,要求酒企生产的白酒,不准标注“特供”“专供”“专用”等字样。

2024年4月,公安部部署开展“净风”专项行动时明确表示,凡宣称党、政、军单位“特供酒”“内供酒”等均系假酒。

综上所述,市场根本不存在所谓的“特供酒”。

业内资深人士表示,“特供酒”是白酒假冒伪劣重灾区,成本普遍仅几十元,部分“特供酒”的酒体成本甚至低于包装成本,却卖出几百元、上千元的高价。在暴利的诱惑下,仍有人选择铤而走险。要想肃清“特供酒”,在加大打击力度的同时,更要加强消费者教育,让消费者正确认识到“特供酒”是场骗局。

公安机关接连破获“特供”假酒案

虽然打击力度不断加强,但在利益驱使下,非法生产、销售“特供酒”乱象仍屡禁不止。

2024年2月1日,公安部网站披露5起非法制售“特供”假酒案,多起案件的案值过亿元,令人触目惊心。

2023年1月,山东枣庄公安机关破获一起非法制售“特供”假酒案,抓获犯罪嫌疑人26名,查扣标有“内供”字样、假冒知名品牌的假酒等2000余瓶,制假包材75万余件,全案案值1.3亿元。

2023年5月,重庆武隆公安机关破获一起非法制售“特供”假酒案,查扣假酒9000余瓶、包材85万余件,销售金额达2000余万元,全案案值约1亿元。

2023年5月,浙江台州玉环公安机关破获一起非法制售“特供”假酒案,捣毁窝点11个,抓获犯罪嫌疑人15名,查扣“特供酒”等假酒20余种1300余箱,全案案值1.3亿余元。本案中,犯罪嫌疑人对外宣称所售假酒每瓶非法获利平均达上千元。

2023年12月,上海公安机关破获一起非法制售“特供”假酒案,打掉9个生产、销售假酒犯罪团伙,查扣假酒1.2万余瓶,全案案值1.4亿元。经查,本案中,非法销售的“特供酒”及知名品牌白酒为香精勾兑酒。

2024年1月,河南鹤壁公安机关破获一起非法制售“特供”假酒案,抓获犯罪嫌疑人52名,捣毁犯罪窝点6处,现场查扣各类假酒4300余瓶、假冒包材1万余套,全案案值1亿余元。

各地重拳出击“特供酒”

上述5起案件只是打击“特供酒”的开始,一场覆盖区域更广、排查环节更多的“特供酒”严打行动正在进行。

2024年4月起,公安部门与各地市场监督管理局均重拳砸向“特供酒”。

4月,公安部部署开展“净风”专项行动,组织全国公安机关依法严厉打击生产、销售“特供酒”等假酒犯罪活动,要求集中侦破一批非法制售“特供酒”犯罪案件,坚决摧毁一批犯罪团伙,整治一批重点地区。

公安部提出,要针对假酒的主要生产、消费地区,组织开展集群、源头打击。要紧盯“特供酒”生产、销售、储存等环节,重点打击制售“特供酒”包材犯罪等。

2024年4月,贵州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印发工作实施方案,将用一年时间,专项整治“特供酒”违法违规行为。

贵州省市场监督管理局酒类市场监督管理处相关负责人介绍,按照专项行动实施方案,贵州将运用食品生产流通、网络、广告、商标、反不正当竞争以及联合惩戒等多元监管“工具箱”,强化生产端治理、销售端清查、广告监管、包材市场检查、物流寄递环节堵截,全面开展源头治理、综合治理、依法治理。

公开资料显示,内蒙古自治区、黑龙江省、河南省、重庆市等各地区的市场监督管理局,均在开展“特供酒”专项整治活动。

在国家一级品酒师田晓明看来,酒水安全事关民生,国家相关部门加大整治力度是对的。“特供酒”本身就是一个典型的“擦边球”非正规产品,大部分“特供酒”都没有产品条码,没有检验报告,应该严厉查处,杜绝此类产品流通。同时,消费者也要擦亮眼睛,提高警惕,避免成为这类产品的受害者。

【责任编辑:牛尚 】 【内容审核:黄瑞月 】 【总编辑:黄念念 】

联系方式

中国·河南·郑州国家经济技术开发区第五大街经北三路

电话:0371-86088516 (广告)

联系信箱:news100@henan100.com

邮编:450016

河南一百度官方微信公众号

Copyright © 2010-2022河南沸点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|关于我们|联系方式|招聘信息|广告服务|服务条款|免责声明|网站地图|不良信息举报